WFU

2025年2月24日星期一

中醫調理過動與情緒,幫助孩子找到平衡






在現代社會,越來越多家長關心孩子的注意力與情緒問題。一位15歲的男孩,自幼體型瘦小,從小即有過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擾。小學時曾服用利他能,國中後停藥。然而,近期因情緒低落、無力疲倦,學校老師建議就診身心科,經診斷為憂鬱症,並建議服用利他能及百憂解。

孩子的母親希望尋求更溫和的方式來調理孩子的身心狀態,避免長期依賴西藥,因此來到診所,尋求徐睿黛醫師的中醫調理。

初診狀況分析
1️⃣ 臨床表現:
躁動不安,無法久坐,眼神渙散,對話難以集中。
夜間睡眠品質不佳,容易驚醒。
2️⃣舌脈診斷:
脈象: 弦脈,顯示肝氣不舒,情緒波動較大。
舌象: 舌紅、唇紅,苔微黃,反映內熱偏盛、氣血不足的體質狀態。

徐醫師的治療方向
針對患者的躁動、疲倦及睡眠障礙,徐醫師採取補肝腎、安神定志的治療策略,並開立以下中藥:
1️⃣ 抑肝散
功效: 平肝熄風,緩解過動與躁動,幫助情緒穩定。
2️⃣ 六味地黃丸
功效: 滋補腎陰,改善內熱體質,提升睡眠品質,減少夜間驚醒。
3️⃣ 補中益氣湯
功效: 補脾益氣,提升精神與體力,減少疲憊無力感。
4️⃣ 奇應丸
功效: 安神定志,穩定情緒,增強專注力。
服用建議: 原建議早晚各15顆,考量成本後調整為早晚各10顆,效果仍然顯著。

治療進展與效果
兩週後回診:
精神體力明顯提升,夜晚可安穩入睡。
來診時狀態穩定,能夠與醫師進行正常對話。
孩子的母親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,持續追蹤中。

安全用藥提醒:
中藥調理需根據每週身體狀況進行調整。
診所開立的中藥濃度與市售成藥不同,若自行購買,可能存在仿冒品或濃度不穩定的問題,影響療效。
建議依照醫師處方服用,以確保治療效果與安全性。

中醫如何看待過動與情緒問題?
中醫認為,過動症與情緒不穩的根本原因可能與肝腎不足、氣血虛弱、內熱過盛有關。透過補氣血、平肝熄風、安神定志的治療方式,可以幫助孩子穩定情緒、改善專注力與睡眠品質,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困擾。

 居家照護建議:幫助孩子穩定身心
✅ 規律作息:固定睡眠時間,避免熬夜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。 
✅ 飲食清淡:減少高糖、高油食物,避免情緒過度起伏。 
✅ 適度運動:每天戶外活動30分鐘,有助於減少壓力、促進血液循環。 
✅ 支持性的對話:家長可多給孩子耐心與關心,幫助他表達內心感受,減少情緒壓抑。


🌿 醫療效果因個人體質而異,若您的孩子有類似情緒或過動問題,歡迎至診所與徐睿黛醫師進行評估調理。透過中醫治療,幫助孩子找到平衡狀態,穩定情緒與專注力!


中醫調理圓禿,找回健康與信心!





年輕男性患者案例 患者自112年7月開始出現圓禿症狀,逐漸加重至腿毛、睫毛、體毛全數脫落,幾乎全身無毛髮。在榮總住院檢查後未找到病因,並嘗試過多次大量類固醇注射治療,但效果不佳。11月患者轉而尋求中醫調理,由柯盛淵醫師接手治療。

診斷分析
舌象:舌紅偏胖,苔黃厚膩
脈象:沉細短數 
👉 醫師判斷為血虛帶濕熱,需補血、清熱去濕,調整體質,恢復毛囊功能。

 中醫治療方式 
1️⃣ 科中中藥:
補血健脾:使用聖癒湯、黃耆五物湯,推動血氣循環,促進生髮。
清濕熱:加入黃柏、滑石、薏仁,幫助去濕熱,改善毛囊環境。
2️⃣ 水煎中藥:
以科中處方為基礎,加石膏清熱,首烏促進生髮效果,全面調理身體狀況。

 治療成果 
經過約兩個月的中醫治療,患者於回診時反應毛髮已有明顯改善,腿毛、睫毛等逐漸長出來,整體狀況穩定,效果相當令人滿意!

中醫看圓禿的觀點 
圓禿不僅與外在壓力或遺傳有關,還與體內氣血不足、濕熱阻滯有關。透過補血活血、清熱去濕的調理方法,可以從根本改善毛囊環境,幫助毛髮重新生長。

居家護理小叮嚀 
1️⃣ 飲食清淡:避免過油過辣的食物,以免加重濕熱。 
2️⃣ 規律作息:早睡早起,減少壓力對毛囊的影響。 
3️⃣ 多運動: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氣血運行。 
4️⃣ 避免過度抓頭皮:保護毛囊健康,減少刺激。

🌿 醫療效果因人而異,若您有圓禿或其他毛髮問題,歡迎來找柯盛淵醫師評估調理,幫助身體恢復平衡,找回健康與自信!



中醫調理血糖,X小姐的健康逆轉故事





家庭主婦X小姐有糖尿病家族病史,懷孕時曾歷經妊娠糖尿病,因此對血糖管理格外謹慎。多年來,她的空腹血糖值徘徊在115~125mg/dL之間,即便遵循醫囑改善生活習慣,數值仍未能回到正常範圍。擔心未來需要服藥控制,她決定尋求中醫調理,來到診所向柯盛淵醫師諮詢。

中醫治療方式 
柯醫師從補氣健脾、清熱去濕的角度切入,透過科學中藥調整體質,處方包含黃耆、山藥、黨參、天花粉等益氣健脾的藥材,並搭配去濕藥物,幫助改善代謝。

調理進展與結果 
1️⃣數週後,X小姐的空腹血糖降至100~110mg/dL,明顯改善。 
2️⃣兩個月後,空腹血糖回到97mg/dL,正式進入正常範圍,讓她十分驚喜! 
3️⃣停止服用中藥兩三週後,飯後血糖仍維持在99mg/dL,顯示體質調整後,血糖已趨於穩定。

中醫調理血糖的觀點
中醫認為,血糖偏高不僅與飲食有關,還可能涉及氣血不足、濕氣滯留、脾胃功能失調等問題。透過補氣健脾、調理代謝,能幫助身體維持穩定的血糖狀態。

血糖管理的日常習慣 
1️⃣ 規律飲食:減少精緻碳水與甜食,增加高纖維攝取。 
2️⃣ 適度運動:促進新陳代謝,穩定血糖波動。 
3️⃣ 保持良好睡眠:睡眠不足會影響代謝與內分泌功能。 
4️⃣ 定期監測血糖:掌握身體變化,適時調整生活方式。

🌿 醫療效果因個人體質而異,若您也有血糖偏高的困擾,歡迎預約柯盛淵醫師評估,透過中醫調理,幫助身體恢復平衡,穩定血糖,守護健康!


2025年2月22日星期六

電波拉提後眼周不適?徐睿黛醫師用中醫針灸助您舒緩不適!






眼周電波拉提是一種透過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技術,能夠緊實眼周肌膚,延緩老化。然而,有些患者術後可能會出現眼乾、刺痛、畏光等不適症狀。針對這類情況,中醫針灸與中藥調理能有效幫助舒緩不適,促進眼周循環,加速修復。

👁️ 術後不適案例分享


59歲的女性患者,術後兩週因眼乾刺痛、畏光、眼屎增多而前來就診,甚至眼周還有壓痛點。雖然曾就診西醫並使用眼藥水,但效果不明顯,於是決定嘗試中醫調理,由徐睿黛醫師接手診治。

初診狀況:
症狀:眼乾刺痛、畏光明顯、眼屎多、眼周壓痛。
脈象:弦滑,顯示體內熱象較重。
醫師判斷:熱能影響眼周筋膜,導致局部發炎與不適。

中醫調理方案:
1️⃣ 中藥調理
處方:洗肝明目湯、知柏地黃丸、血府逐瘀湯,以清熱、活血化瘀、促進眼周氣血循環。
2️⃣ 針灸治療
選穴:贊竹、絲竹空、太陽、風池等穴位,疏通經絡,減緩壓痛與不適感。

治療效果追蹤:
✔ 3天後回診:眼刺痛明顯緩解,眼屎減少,但眼周仍有壓痛,改處方為杞菊地黃丸,並建議每週1-2次針灸持續調理。 
✔ 1個月後:眼乾狀況改善9成,眼周壓痛完全消失,患者自述已不再需要眼藥水,用眼舒適度顯著提升。

⚠️ 術後修復關鍵
眼周電波可有效緊實肌膚,但術後若出現筋膜不適或炎症,建議及早尋求中醫協助,透過調理氣血、改善眼周循環,加速修復,減少後遺症影響。

🏠 術後護眼小叮嚀
1️⃣ 充足睡眠:有助於眼部恢復與膠原蛋白合成。 
2️⃣ 避免揉眼:減少細菌刺激,降低眼部發炎風險。 
3️⃣ 定期休息:長時間用眼,每20分鐘遠眺一次,放鬆眼部肌肉。
4️⃣ 環境保濕:使用加濕器避免空氣過於乾燥,減少眼睛乾澀。

🌿 醫療效果因人而異,若您有眼周不適或術後修復需求,歡迎預約徐睿黛醫師進行評估,幫助眼睛找回健康與舒適!